“一把手”紧抓招商引资,枣庄市中发力“工业倍增”
6月26日下午,枣庄市市中区举行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据了解,此次集中签约的10个项目,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及锂电、新材料等多个领域,与市中区产业结构转型、发展布局高度契合。
这也是市中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和“以招商引资论英雄”的鲜明导向,举全区之力推进项目招引建设,构建了涵盖项目洽谈、签约、建设、投产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的闭环服务保障机制,加快走好老工业基地转型蝶变之路的一个缩影。
在枣庄市市中区,“项目是第一载体,招商是第一选择”已经成为党政领导干部的首条工作准则。
近日,澎湃新闻从枣庄市市中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获悉,1-6月,该区党政主要领导开展赴外招商活动14次,拜访考察重点项目45个。
枣庄市市中区全区搜集有效项目线索321条,累计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3个,其中10亿元以上7个,50亿元以上项目3个,万达广场项目、婷创益生菌项目、盛中电子智能制造等34项目实现开工建设。总投资50亿元的大族激光高效异质结电池设备生产基地、总投资43亿元的东旭集团光伏组件等96个产业项目正在加速集聚。
值得注意的是,市中区开展了“百日会战”,计划奋战一百天,冲刺二季度,全面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超半”的工作目标,重点围绕突破过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大项目集中攻坚。
自“百日会战”开展以来,累计获取项目线索229条,已超出去年全年总量。实现新签约项目29个,其中过10亿元项目3个。累计对接头部企业36家,其中过10亿元项目8个。在谈优质项目线索159个,其中过10亿元项目14个。谋划10亿元以上项目8个,主要有总投资60亿元的空气储能项目、总投资20.65亿元的泰和水处理剂拓展延伸项目、总投资11亿元的新能源装载机及宽体矿卡项目等。
招商引资不是容易事,也是地方发展绕不开的事。成绩背后是体制机制优化发挥了作用。
市中区聚焦当前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器械、兽用药械等产业,强化“一把手”招商、“链长制”招商,发挥党政“一把手”对招商引资的引领示范作用,实行“重大项目主要领导亲自洽谈,相关部门主动推动,责任单位全程参与”的工作氛围。
同时,强化招商队伍建设,组建了市中招商专班、驻点招商分队和市场化招商3支招商队伍,在项目线索搜集、项目洽谈落地方面提力加速。
市中区还通过采取“周调度、月通报、季评价、年认定”的方式对11个镇街、10条产业链牵头部门、6个区级招商专班、6家区属国有企业的主要领导外出、项目线索、谋划项目、新签约等情况进行全面调度。
下一步,市中区将重点围绕突破过 10 亿元、50 亿元、100 亿元大项目集中攻坚,紧紧围绕发展需求、发展前景、经济效益开展招商引资,加快推动产业链构建、加大优强项目招引力度、加强项目建设进度考核,聚力招商引资赋能“强工兴产,工业倍增”。
今年以来,枣庄市围绕“强工兴产、转型突围”,实施“工业倍增”计划,计划利用4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总量倍增、企业倍增、投资倍增、园区倍增。
市中区进一步分解,针对工业指标进行自我加压。计划利用4年左右的时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24亿元以上,力争达到400亿元,在实现总量倍增的同时,一体推进企业倍增、投资倍增、园区倍增、项目倍增,确保目标可及、措施可行、成果可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