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招标公告| |采购公告| |资讯中心| |采购机构| |项目中心| |供应商库| |会员中心| |招标助手| |专家库 |
信息搜索

CIM+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细胞级”保护 智慧化管理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28日 08:56

CIM+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细胞级”保护 智慧化管理 
四川、江苏苏州、浙江绍兴等地通过CIM(城市信息模型)技术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精细化建模和活化利用,实现了对古城风貌的“细胞级”保护和智慧化管理,让历史文脉得以传承和延续。

四川:搭建省级城乡历史文化资源信息平台

【亮点】

四川省以资源汇聚、业务协同、信息联动为方向,基于CIM构建全省历史文化资源二三维“一张图”,对全域历史文化信息进行多维展示和综合分析,并集成名城上报、规划管理、名录管理、风貌管控和整治保护等服务闭环,为省市县政府主管部门、规划设计人员和社会公众协同开展历史文化保护,提供统一、高效、智能的数字孪生平台。

【镜头】

四川省城乡历史文化资源信息平台系统性梳理了全省各类历史文化保护对象,将保护内容进行空间坐标入库,建立起历史文化保护专题图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基础地形数据,开发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管理系统,实现对全省范围内各类历史文化信息的多层级、多维度及综合性的展示、查询和统计分析。

通过开发多技术、多终端的用户界面,贯通历史文化资源主要管理部门向上、向下指导、监督、评价、协同等应用需求,为管理部门、技术人员、科研专家、社会公众等提供符合各自需求的系统应用。目前,借鉴该平台在构建逻辑、技术支撑、服务成效等方面的经验,已经完成眉山市等“一市一县”的城乡历史文化资源信息平台搭建,与省级平台相链接,构建起了多层级的管理体系。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将基于使用者反馈和技术迭代逐步创新平台功能,进一步开展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监管技术迭代。

江苏苏州:以“细胞级”数据底座支撑精细化保护

【亮点】

苏州市依托CIM基础平台的数据汇聚能力,打造“姑苏CIM+数字孪生古城”平台,通过梳理传统民居、历史院落、古树古井等要素资源,对重点保护更新区域开展单体化数据建模,建立完备的“细胞级”古城建筑数据库,实现古城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精准映射,构建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的精准数据底座,对不同建筑类型开展差异化管理,活化利用古建老宅,并提升项目审批效率。

【镜头】

苏州围绕姑苏古城14.2平方公里54个街区,开展“古城细胞解剖工程”,对古城内的历史要素以及人文典故开展调查研究、甄选梳理,健全古城要素全息档案,同时运用无人机、移动测量技术、三维全景技术等手段,对古城内重点文物建筑开展三维建模,精确还原文物建筑全貌和主要构造。截至去年9月,完成全区27个街坊的数据要素采集,补充完善201处历史建筑、2884处古井古树信息。

基于“古城细胞解剖工程”成果,苏州打造“姑苏CIM+数字孪生古城”平台,完成全域倾斜三维模型建设,全面汇聚古城历史影像、438处文控保单位信息、细胞解剖工程、14处古建筑三维模型、7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影音等历史文化资源,有效支撑古城保护数据需求。此外,苏州市为老旧古宅等安装了建筑倾斜、沉降监测等物联设备,并通过CIM底图和融合通信技术,第一时间了解问题、积极处置,全天候回应民生服务诉求。

浙江绍兴:构建“数字孪生”古城

【亮点】

绍兴市通过CIM、GIS(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等技术,集成34个部门302类数据资源,开发古城保护利用信息管理平台,构建“数字孪生”古城,真实复刻古城文化遗产实情实景,实现对各类重要历史建筑、传统风貌街区的高精度全息记录,有力支撑古城全方位保护利用。

【镜头】

绍兴市通过“全方位数据普查建库—保护信息平台建设—长效更新运维机制建立”的实施路线,采用多模态数据快速高效采集、时空语义信息关联解析和海量实景三维数据智能化管理等技术,实现新型数字孪生技术下的古城保护利用研究。

建立古城全方位数据普查数据库。通过普查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大数据局等单位和古城全方位数据资源(基础地理信息、行业专题、古城专题等),利用清洗、空间化、地理化等技术进行数据处理。采集室内外、地上地下、720°全景和地面街景等数据进行数字化扫描建库,建立古城保护综合数据库,集成34个部门302类数据资源以相互关联属性进行叠加,形成42个资源图层,全面摸清绍兴古城资源家底。

建设古城保护信息平台。围绕古城保护、展示、管理、活化利用等核心诉求,建设古城3DGIS支撑系统、绍兴古城门户、数据资源中心、资源展示实景一张图等平台,归集古城内各类关联属性数据,形成传统资源、公共资源、地下管线等资源数据图层,通过系统场景应用、VR(虚拟现实)互动系统,直观认识“数字孪生”绍兴古城。

建立完善的数据调查、采集、服务等更新运维机制,制定资料汇集、调查建库等制度,确保数据的鲜活性、准确性。绍兴市通过建立基于一张图的古城保护管理、运营、修缮机制,创新数字化管理的模式,为古城保护与城市更新提供了坚实保障和决策依据。

摘自 《中国建设报》  谢展文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展会推荐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自助友情链接 | 机构文件 | 汇款帐号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2000-2025 本站网络实名/中文域名:"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中文网 政府采购网.中文网 招标网.中文网"
本网站域名:www.chinabidding.org.cn 中国政府采购招标网 京ICP备2021005469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260
技术支持:北京中政发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政府采购信息服务:政采标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管理:政府采购招标中心 联系电话:010-68282024 83684022 传真:010-83684022 更多联系电话...
标讯接收邮箱:service@gov-cg.org.cn 供应商邮箱:zfcgzb@gov-cg.org.cn